惠州市惠阳区文物收藏家协会

龙泉官窑-----对南宋龙泉窑黑胎青瓷的解读
来源: | 作者:hywwscjxh | 发布时间: 1044天前 | 8232 次浏览 | 分享到:

     会心龙泉堂

     一、龙泉窑简介

     龙泉是一个县级市,目前隶属于丽水市,它位于浙江省西南部的浙、闽、赣边境,介于北纬27°42′~28°20′,东经118°42′~119°25′之间,东接云和、景宁县,南毗庆元县,北邻遂昌、松阳县,西与福建省浦城县交界,是温州、丽水进入闽赣两省的通道之一,自古为闽、浙、赣地区商业重镇,素有“瓯婺八闽通衢”、“驿马要道、商旅咽喉”之称。

    龙泉窑遗址所处地形主要为丘陵和山地,海拔280650米之间。窑址主要分布在平缓山坡和山间谷地上,茂密山林、溪水长流、优质瓷土为窑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燃料和原料,许多窑址周边可见明显的瓷土采集地痕迹。

    龙泉窑窑址分布广泛,以浙江省龙泉市境内的窑址最为密集。龙泉市境内的窑址可分成龙泉东区与龙泉南区两大部分,以龙泉南区为核心。龙泉东区主要位于龙泉东部紧水滩水库周边,窑址数量庞大,约有200多处窑址, 20世纪7080年代因配合紧水滩水库建设而作过大规模的发掘,面貌相对比较清晰,但这一窑址群时代相对较晚,以元代晚期与明代为主,质量较差,基本为外销瓷器,不能代表龙泉窑的技术水平与基本面貌。

    龙泉南区以大窑为核心,大窑龙泉窑遗址位于龙泉市南40公里处的琉华山下大窑村一带,明代以前称“琉田”,是龙泉窑的起源地和中心产区,故而统称为“龙泉窑”。大窑龙泉窑遗址跨龙泉、庆元两县,包括今龙泉市小梅镇、查田镇、庆元县竹口镇境内的大窑、金村、石隆、溪口四大片区,有窑址约160处。金村窑址群位于龙泉南区的最南端。

    二、南宋龙泉窑黑胎青瓷源流

    龙泉窑青瓷胎色多种多样,从白胎到浅灰.深灰到黑胎,不一而足。南宋龙泉黑胎青瓷发现于民国时期,陈万里先生先后在溪口与大窑地区确认了黑胎青瓷的存在,尤其是对溪口瓦窑垟窑址进行了较多的介绍。1959年末-1960年初,朱伯谦等先生对龙泉窑的核心地区大窑、溪口、金村等地进行了调查及小规模的试掘。其中在大窑、溪口两地确认了五处烧造黑胎青瓷的窑址。以后又在溪口骷髅湾和李家山两窑址也发现了黑胎青瓷产品。近十年来,进一步调查工作初步完成了龙泉南区大窑、溪口以及东区紧水滩库区等窑址群的野外详细调查,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首先在窑址的分布上,由原来认为的主要集中于溪口一处地点几乎扩展到了龙泉市全境,南区大窑、溪口、石隆、瓦窑路及东区的紧水滩水库一带均发现了生产黑胎青瓷产品的窑址;其次是在窑址的数量上,由原来的一处增加到了将近30处左右;第三是初步了解了龙泉黑胎青瓷的基本面貌,其胎釉特征相当复杂,既有传统上认为的薄胎厚釉青瓷外,也有薄胎薄釉及厚胎薄釉、厚胎厚釉青瓷,胎色深浅不一,有灰胎、深灰胎、浅黑胎、深黑胎等,釉色变化较大,有粉青、青黄、灰青等诸多釉色,但基本特征仍为开片,紫口铁足;第四是确认大窑地区不仅是白瓷青瓷的生产中心,同时也是黑胎青瓷的生产中心,不仅数量远远超过其他任何一个窑址群,达到26处之多,而且产品面貌极其复杂,时代上早晚有别,大窑很可能是黑胎发生、发展直至兴盛的重要地区;第五,时代上,主要集中在南宋时期,但宋元均有,突破原先认为龙泉黑胎青瓷仅在南宋晚期出现的认识,往前可上延至南宋早期,往下可至元代,大大丰富了龙泉黑胎青瓷的时代特征。

    三、 南宋龙泉窑黑胎青瓷工艺特征


    在大窑、溪口、石隆、小梅镇、龙泉东区烧造黑胎青瓷产品的窑址,几乎遍布整个龙泉地区,其中小梅瓦窑路窑址是目前已知唯一一处纯烧黑胎青瓷的窑址。

    尽管在龙泉烧造黑胎青瓷的窑场不算少,但一个时期内,其生产的窑场并不多,烧造黑胎青瓷的窑场在溪口一带也仅有三处窑址有遗物存在。这表明龙泉黑胎青瓷的烧造并不是大规模的存在,而是小范围的小规模地发生。也说明了黑胎青瓷的烧造技术在南宋时期是高端的制瓷技术,没有普及生产的可能性,其性质与宫廷有关。龙泉黑胎青瓷与南宋官窑一样,与宫廷应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从外观上看,龙泉黑胎青瓷的特征与郊坛下官窑产品非常相似,但釉比郊坛下官窑更透明,而对两处出土瓷器的工艺性质的测试结果表明其也有许多一致的方面,如显气孔率和吸水率都比较低,说明两者胎质都非常致密。由于各自使用的原料不同,郊坛下官窑与龙泉黑胎青瓷胎的化学成分有很大差异,在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收集测试的15个郊坛下官窑瓷胎中,SiO2Ai2O3Fe2O3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7.04%23.90%3.22% 20个龙泉黑胎青瓷胎的平均含量为63.22%25.53%4.14%。与龙泉黑胎青瓷相比,郊坛下的SiO2含量较高,而Ai2O3Fe2O3的含量相对较低。而对两窑釉的化学成分的测试发现,他们在釉的化学组成上却非常相近,有的几乎相同,表明两者之间可能存在密切的关系。

    通过对龙泉以瓦窑垟遗址为代表的生产黑胎青瓷的窑场与杭州南宋郊坛下官窑的比较研究,认为两者无论从窑炉结构、制瓷工艺、烧造方法还是产品的胎、釉、器型等方面,均基本一致。但郊坛下瓷器烧造工艺,至少其窑炉砌建技术有可能来自龙泉,或者带有龙泉元素(这此因素包括弧形的窑门、前缓后陡的窑床结构等)。因此可以认为在郊坛下官窑烧造以前,龙泉就已经烧造被公认为瓷器烧造中最高水平的粉青瓷器了。

    南宋龙泉黑胎青瓷具有无与伦比的美感,釉色也是多种多样。有粉青、灰青、黑青、还有黄釉等等。黑胎青瓷“胎骨”呈色深沉,发灰、发黑,质地致密而坚如金石,历经高火狱练而始成“铁骨”本色;黑胎青瓷“釉衣”晶莹剔透,釉质普遍玻化程度高,开片霸气十足,气度华贵,非其它青瓷所能望其项背;黑胎青瓷工艺精到,不论从瓷土淘洗、配比、拉胚,还是施釉、利器等诸多工艺环节,无不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多次素烧,多次施釉,多呈薄胎厚釉,制作工序极其精繁,且成品率低,胎壁最薄处仅1毫米,纤如薄纸,如有烧成者,晃如凡夫脱胎,极具艺术震撼力。

           南宋 龙泉黑胎青瓷完器存世极少,罕有传世、出土文献记载。仅知1972年淅江湖州吴兴地区皇坟山墓出土一件龙泉黑胎耳杯、及四川遂宁出土一件花口小瓶。凭此,也作以证明此类龙泉黑胎产品在当时就具有严格的使用对象、使用流程,绝非一般普通百姓甚至富贵权贵所能享用。《中兴礼书》记载:南宋中兴初年,京郊大祭,着临安府命,各府进呈青瓷礼器,其中就有龙泉瓷,而当时龙泉窑已经烧出薄胎厚釉的粉青产品,说明南宋早绍兴时期杭州尚未建置御用官窑,但同期龙泉瓷器已经进宫。

    龙泉青瓷是我国青瓷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其精美程度和历史地位尤如瓷中尊者而使后人仰视,而南宋龙泉黑胎这颗“黑珍珠”更似冠之宝珠,令人赞叹。“金子必发光,事实胜雄辨”。不久前,在经历无数次严格的科学查考,慎密的科学推断以及广泛的查经据典的基础上,会聚国内青瓷专家于浙江,终于为千年龙泉黑胎青瓷带来了福音,定性正名------“龙泉官窑”,昭雪天下。与此同时,淅江博物馆也第一时间为馆藏龙泉黑胎青瓷标本换上了新身份证“龙泉官窑”崭新标签。至此,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和喜悦来重新认识、再次感受并深深领悟龙泉“黑美人”莫大的艺术感染力和永恒魅力。

    四·会心龙泉堂与南宋龙泉窑黑胎青瓷

    会心龙泉堂,位于惠州市惠阳区智慧大厦。堂主余华明,祖籍江西建昌府,会心龙泉堂创始人。惠州市惠阳区文物收藏家协会副会长,龙泉青瓷文化爱好者,痴迷宋瓷收藏。藏品以龙泉黑胎青瓷为主。经年研究,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宋瓷的理解,最后确定以收藏南宋龙泉窑黑胎青瓷为主攻方向。多方拜师并与同行大咖交流切磋,潜心密搜,历经艰辛,略有小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将一点粗浅认知与同好分享交流。虽竭心尽力,亦难免有疏漏,不妥之处请不吝斧正!


  惠阳区文物收藏家协会副会长:余华明


     2021615

     特别感谢:处州青瓷博物馆馆长叶英挺先生支持及题写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