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惠阳区文物收藏家协会

浅谈西汉“南越国”时期古陶瓷特征
来源: | 作者:hywwscjxh | 发布时间: 1053天前 | 2819 次浏览 | 分享到:

  惠州市惠阳区南宝东江流域古陶瓷博物馆(非国有)馆长:张旋


就岭南地区东江而言,在历史上,东江是客家人南迁通道,它虽然只有短短五百多千米,但是它却孕育出三种不同的文化:


   1)、东江上游的客家山文化。


   2)、中游的惠府丘陵河谷平原文化。


   3)、三角洲河网平原文化。


    这在中国河流文化史上十分罕见。


   东江流域的陶器历史也能追溯到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是很丰富和辉煌的,工艺技术在全国也是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的。古窑址如博罗园洲梅花墩窑、龙溪银岗窑,横岭山墓地是迄今为止广东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青铜时代墓地(商周时期)。被评为200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为研究广东青铜时代,构建广东先秦史提供了宝贵资

料等,都是当时震惊考古界的大发现。这都再次证明南中国不是文化的沙漠。


西汉南越国“中原与岭南文化大融合”

        秦平百越后,岭南地区正式纳入中央王朝版图,进入郡县时代。秦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岭南地方的控制采用屯戍移民政策。留守的军队和有组织的南迁中原人“与越杂处”,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加速了南越地区的开发,使南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西汉南越国历时93年(公元前204111年),既未受到秦末战火的祸害,中间又没有频生内乱,境内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秦人带来的中原文化与地方文化逐渐融合,这些中原人,也就是所谓客家人。他们和当地人,共同继承着先人的文化,并继续创造着新的文明。形成了以中原文化为主导的新的南越文化。


    秦汉之交,中原群雄虎急,狼烟遍野,鉴于秦朝无道,天下苦之,南海尉赵佗遵照原主帅任嚣的遗嘱,在北方战火燃至南越时,“绝新道,拥兵自守”,击并桂林郡和象郡,于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建南越国,自立为南越武王,依秦汉建置郡县。后与西汉政权时亲时疏,公元前111年被汉武帝派兵消灭。国都位于今天的广州市,鼎盛时疆域包括今天的广东、广西大部分地区,福建小部分地区,海南、香港、澳门、越南中部和北部的大部分地区。


1、广州海幅寺汉代窑场遗址的发掘


    (资料来源自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广州海幅寺汉代窑场遗址的发掘报告)


         遗址位于广州市珠江南岸同福中路北侧的海幢公园西南角。北与广州老城区隔江相望。发掘区位置相传为明清海幅寺旧地。19967月至19974月,为配合基本工程建设,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基建工程范围内进行了考古发掘。由于工地范围在考古发掘前已施工挖桩,故考古发掘只能根据实地情况布大小不等的探方6个,发掘面积约250 平方米,出土了大量遗物。


          海幅寺汉代窑场遗址出土汉代陶器丰富。主要器类有瓮、罐、碗、盆、魁、钵、盂、网坠、纺轮、垫饼、瓦类等。其他器类有直身罐、小盒、三足小盒、壶、长颈瓶、温酒尊、酒尊、耳杯、杯、危、提筒、篡、奋、釜、碾钵、灯、仓、井、屋、车轮、弹丸、羡黎、支座,陶塑有动物、人俑等。陶质分泥质和夹砂两大类。


          绝大多数的泥质灰白陶和少量泥质灰红陶施釉,釉色以黄褐、黄绿为主,釉层 普遍较薄。黄褐色釉一般较薄,保存相对较好;一些较厚,多已脱落。瓮、罐类仅在肩腹部施釉,碗、钵、盆类多为表里均施釉。素面为主,纹饰与器形有相对固定的搭配。瓮、罐类多在最大腹径处饰弦纹,肩腹部拍印方格纹或戳印纹,每件器物上一般只有一种戳印纹。碗、钵、盆、豆、孟类除少数上腹拍印方格纹或饰弦纹外,基本上均为素面。壶、瓶类多饰弦纹。纹饰刻划纹、弦纹、镂孔等组合纹饰。瓦类多面饰绳纹,里侧为布纹或圆点纹。束腰折腹类碗、盆、豆等器物多在折腹处有一二周凸棱。衔环铺首仅见于壶、温酒尊腹部。


广州海幅寺汉代窑场遗址出土的陶器及拓本


              再现“东江秦汉文明”见证物

                    ——西汉南越国“中原与岭南文化大融合” (本馆收藏)




“南越国”时期古陶瓷具有如下特征:


目前东江流域境内,仅发现属于“南越国”时期古陶瓷窑址有“广州海幅寺汉代窑场遗址”(或许还有其它,只是本人尚未了解到),现本人仅从这一窑址和广州市南越王墓和南越王宫博物馆展示的“标准文物”中借鉴、类推?再结合东江流域境内的各县市博物馆展示藏品中,属于秦汉时期(西汉)具有岭南风格的古陶瓷逐一进行比对?归类?再结合本馆藏品谈谈个人看法和认识。


   1、不论是陶器还是原始瓷器造型比较简单;尤其是瓮、罐,大小、高矮其器型均偏向口径与平底直径接近均等;器物口沿制作也趋于统一和简单?矮小近似四方条口沿,只是在口沿内侧从内颈部向上往外抹成近似圆弧形外敝状,而口沿外壁平直或斜直。


    2、不论是陶器还是原始瓷器的瓮、罐;大部分保留装饰纹饰,极少数素面的,但装饰纹饰一改之前春秋战国的风格,其最大特点是器物外腹部口沿以下三分之二均施有纹饰,而另三分之一近底处无纹饰(这一点保留了前朝的风格);有纹饰部分不论是陶还是瓷,按器物高矮大小均用弦纹分段,统一用印方格纹作地子,再在方格纹上延水平方向不规则的“加戳各种符号”。瓮、罐类多在最大腹径处饰弦纹,肩腹部拍印方格纹或戳印纹,每件器物上一般只有一种戳印纹。(本馆收集的完整器中就有十四、五种不同符号,以几何纹为多)从加戳符号工艺上看,极不规范、工整,更多的是随意乱戳,加戳纹饰有密有疏,有深有浅,也有清晰,有模糊。有专家认为方格纹地子之上加戳印纹:是岭南地区受岭北封泥影响而产生的土著文化特征之一。


    3、不论是大小、高矮陶器还是原始瓷器的瓮、罐,均存在器内壁和内底部加抹一层极细腻的白色糕泥,将器物所有内壁增加一层“内衣式”的保护幕,有厚有薄,通常是器物内壁由上部口沿往下逐渐加厚,直到底与器物腹部交接转角为弧形处最厚。使得整件器物重量增加,使得每件器物手感沉重,这一工艺特征在岭南以外的陶瓷器物上极少见。本人认为是岭南地区先民在制作陶瓷时,为防止器壁出现沙眼或漏水、受潮而加固工艺,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并不太注重器物的外表,而器物内反而精雕细琢。


    综合分析上述三点特征,说明西汉时的南越国制陶工艺,更多是注重实用性为主,实用、方便、易得是第一位。这可能和当时的“采用屯戍移民政策”、中原军人统治和开荒扩土、人口急增有关。总之这一时期的陶瓷不见有太大的发展。也许这一时期的陶瓷工艺?是当地前朝技艺的遗存和中原文化融合的产物?这一时期的陶瓷制作工艺特点和风格?前朝没有,到东汉时期也基本消失。


秦汉时期的原始瓷无论从品质还是工艺都出现了退化现象,虽然有部分瓷胎断面呈灰色,细腻坚硬,但是大部分胎呈灰和深灰色,胎质疏松。秦汉时期的原始瓷只能称为“釉陶”。秦汉时期的原始瓷所施釉仍属石灰釉,采用刷釉法。釉层较厚,呈青绿,青黄或黄褐色。胎表无釉的部位露紫色或赭色。


根据官方阶段性的统计数据,我国现在有上亿件的可移文物,这些文物可以被收藏在这个博物馆中,极少数的精品,那都成了各地博物馆中的镇馆之宝,频频亮相,那些缺棱少边的残器,其实也有不少的精品,你看类似在博罗梅花墩春秋时期陶瓷窑遗址和广州海幅寺汉代窑场遗址考古中,出土的这些大量残器标本,因为残缺,就只能“藏”进考古发掘报告中,和一些学术研究当中,除了学者们了解之外,举世闻名谈不上,国内皆知谈不上,即使是本地的居民,也很少有了解,一件镇馆之宝,固然珍贵,但要了解真正的整个时期的实情,还是应该到博物馆,多看出土标本,看看那些残碎的,维纳斯断臂一样的“残缺之美”。


由于是非专业,受到各方面的条件、能力的限制,仅凭个人对本馆藏品实物进行直观的理解性的简单进行描述,不知对否?仅供参考,谢谢大家。


2021621